本周三晚,《鲁豫有约一日行》第十一季将迎来中国交响乐女指挥家第一人——郑小瑛,她是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也是第一位登上西方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她创作演出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让中国交响乐走出国门,在12个国家演出近80场,创造了绝无仅有的“郑小瑛时代”。虽已鲐背之年,却过着与众不同的“90后”生活,91岁成为抖音新晋博主,93岁注册“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此次做客《一日行》,这位“硬核奶奶”将与鲁豫娓娓道来一位女指挥家的人生旅程和指挥时光的美好记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每周三晚21:20东南卫视,每周一22:10海峡卫视。
一次首演一生震撼开启“郑小瑛时代” 演出中的有趣往事给予自己勇气
回首过往,“郑小瑛时代”的开启皆有迹可循。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六岁便开始学习钢琴。学生时代曾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求学深造。1962年10月3日,郑小瑛在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成功指挥了歌剧《托斯卡》,此次演出是她的人生首演,也让她成为首位登上西方歌剧院的中国指挥家。
聊及莫斯科音乐剧院的首演时,郑小瑛向鲁豫展示了一些特殊花瓣,那是那场演出后收到的无数捧鲜花中,她留下来用作纪念的花瓣。那一年,她33岁,作为一名指挥来讲,是极其年轻的。此外,郑小瑛还分享了一张写着“你是最棒的”可爱相片。在芬兰演出时,有一位粉丝在看完郑小瑛的指挥后,便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束花,上面的卡片写着“you are the best”,这令郑小瑛忍俊不禁但又觉得十分有趣,便邀请这位粉丝一同吃饭,并在吃饭途中被女粉丝拍下了这张照片,一直保留至今。
郑小瑛:希望大众走进交响乐、走进歌剧 让大众近距离接触音乐是她的艺术追求
2023年2月1日,94岁的郑小瑛来到剧院指导歌剧《紫藤花》《快乐寡妇》彩排现场。洋戏中唱将国外经典剧目引进厦门,让厦门变成一座有歌剧的城市,是她一直致力于做的事。从1998年应邀担任我国第一个“公助民办”的厦门爱乐乐团的创团总监,15年里率领青年音乐家门扎根厦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演出了1200余场,打造中国歌剧“孵化坊”与复兴“洋戏中唱”,是她对于目标的践行。这些年她也在努力打破大众的顾虑隔阂,吸引大众走进交响乐,走进歌剧。
中外经典双联歌剧《紫藤花》《快乐寡妇》因条件有限,该剧演员由各地音乐工作者、团体、学生报名自发而来。在演出正式开始的当天,作为艺术总监的郑小瑛早早来到剧场,为了对参与这场歌剧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郑小瑛艺术中心特意为每位工作人员定制专属节目单,每一份节目单由郑小瑛现场手写签名,她还一一核对每个人名,为了表达她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珍视,在距离开场前的18分钟,郑小瑛临时更变了原有的安排,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赶到合唱队、舞蹈队……亲自将这份定制专属节目单送至大家手中并表示感谢,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备受鼓舞。
郑小瑛:谁爱躺谁躺,我躺不了!“唯乐不可以为伪”的艺术理念一以贯之
采访中,鲁豫跟随郑小瑛来到家中小阁楼,这件小阁楼堆放着郑老师从业生涯以来的无数回忆,从她担任指挥的第一张照片,到无数的奖杯奖状。在谈及为何她总能走到时代前列,为何又如此拥有如此平等、独立、自由的思想时,郑小瑛坦言:“离不开开明的母亲。”正是母亲的与开明的思想和包容,造就了郑小瑛最初的思想意识。
从无数次站在泡沫箱子上为观看演出的群众科普歌剧知识,由此首创了歌剧开演前“20分钟歌剧音乐讲座”的郑小瑛模式;再到93岁,注册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踏上“创业”之路;以及在越洋连线美国塔夫茨大学开展“中国文化系列大师班”对谈交流工作时,为了尽可能多做文化输出,省去翻译时间,选择使用多年未曾拾起的英文直播。郑小瑛身上充满着新时代女性的独立与奋斗,同时又独有一份对艺术的尊重,一以贯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唯乐不可以为伪”的艺术理念。
鲁豫问郑小瑛为什么拥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战斗力、想象力和行动力,关于“躺平”她又是怎么看的,郑小瑛直言:谁爱躺谁躺,我躺不了!从郑小瑛身上我们看到了热爱和努力最纯真的模样。
94岁郑小瑛身上展现出来的思想力和行动力很容易让人忽略掉她外在的岁月痕迹,折服于她的“人生老已,万事不休”的人生理念。本期节目中,郑小瑛还将与鲁豫分享她对年轻女性的鼓励,以及她近期最想完成的愿望……更多精彩故事尽在本周三晚《鲁豫有约一日行》第十一季!